新闻资讯

华申蓄电池在通信电源系统的作用是什么

发表日期 :2025-06-27 栏目 : 公司新闻浏览次数 : 37

华申蓄电池在通信电源系统的作用是什么

在通信电源系统中,蓄电池作为核心的后备电源设备,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。华申蓄电池凭借其优异的技术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,成为通信电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。以下将从技术原理、应用场景、性能优势及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,详细分析华申蓄电池在通信电源系统中的重要作用。

一、通信电源系统中蓄电池的核心功能
通信电源系统通常由交流配电、整流设备、直流配电、监控模块和蓄电池组构成。其中蓄电池组承担着三大核心职能:
1. 电力中断时的应急供电:当市电异常或油机未及时启动时,蓄电池组作为唯一能量来源,需为传输设备、基站控制器等关键负载提供电力支撑。例如中国移动的基站规范要求蓄电池组至少维持4小时以上后备时间。
2. 滤波与稳压作用: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可能存在纹波,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能够有效平抑电压波动,保证通信设备获得纯净的直流电源。测试数据显示,加装蓄电池后电源纹波系数可降低60%以上。
3. 瞬时大电流支撑:在设备启动或业务高峰时段,蓄电池可瞬时提供超大放电电流(如5G基站峰值电流可达300A),弥补整流器动态响应不足的缺陷。

二、华申蓄电池的技术特性
通过分析华申蓄电池的产品参数(如DZM-12系列)可见其显著优势:
- 循环寿命优化:采用铅钙锡铝合金板栅设计,在50%深度放电条件下循环寿命达1200次以上,远超行业平均800次的标准。某省联通基站实测数据显示,连续使用5年容量保持率仍超80%。
- 高温适应性:通过凝胶电解质技术,在45℃高温环境下容量衰减率比普通AGM电池降低30%,特别适合户外基站等恶劣环境。南方某运营商对比测试表明,华申电池在高温季的故障率比竞品低42%。
- 智能监控兼容性:内置RS485通信接口,支持实时上传电压、内阻、温度等13项参数,与华为、中兴等主流电源监控系统无缝对接。这使运维人员可精准预测剩余后备时间,实现预防性维护。

三、典型应用场景分析
1. 基站电源系统
在AAU(有源天线单元)的供电方案中,华申蓄电池采用分布式安装模式。其紧凑型设计(如12V100Ah尺寸仅407×173×240mm)可灵活置于基站机柜内,配合-40℃~60℃的宽温工作范围,有效解决传统基站电池舱空间不足的问题。某地市电信的改造案例显示,采用华申电池后站点电源故障率下降67%。

2. 数据中心UPS系统:
针对数据中心Tier III以上标准,华申提供2V单体电池组成的192V高压直流系统。通过专利的迷宫式排气结构,将氢气积聚浓度控制在0.5%以下,满足IDC机房安全规范。某金融数据中心实测表明,其电池组在200kW负载下可持续供电15分钟,完全满足柴油发电机启动的过渡需求。

3. 光缆中继站供电:
针对偏远地区光缆中继站,华申开发的太阳能胶体蓄电池组采用特殊的深循环设计,支持80%DOD(放电深度)下的每日充放电。在西藏某运营商项目中,配合光伏系统实现连续300天无市电运行记录。

 四、对比传统电池的技术突破
相较于普通铅酸电池,华申蓄电池通过三项创新实现性能跃升:
1. 板栅合金工艺:添加0.3%的锡元素,使板栅抗腐蚀能力提升3倍,大幅延长浮充使用寿命。实验室加速老化测试显示,10年浮充后容量衰减仅15%。
2. 隔膜材料升级:采用超细玻璃纤维隔板,孔隙率提升至93%,同时保持电解液饱和状态,使电池内阻降低40%。这在5G高频次充放电场景下尤为关键。
3. 智能均衡技术:通过BMS系统实现组内各单体电池的主动电压均衡,将离散度控制在±0.5V以内。某地铁通信电源项目验证表明,该技术使电池组整体寿命延长35%。

五、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
随着通信技术演进,蓄电池面临新的需求变化:
- 高频谱效率基站:Massive MIMO技术带来更高功耗,要求蓄电池具备3C以上快充能力。华申新开发的碳负极电池可在30分钟内完成80%充电,目前已通过泰尔实验室认证。
- 网络能源转型:运营商推进"绿电计划",华申推出的锂电混合储能系统可实现光伏电能的时序转移,在某省移动试点中帮助基站绿电占比提升至45%。
- 智能化运维需求:通过AI算法预测电池健康状态(SOH),华申的云电池管理系统已实现提前7天故障预警,使运维成本降低60%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极端气候频发的背景下,蓄电池的环境适应性面临新考验。华申近期推出的耐寒系列电池,采用电解液低温改性技术,在-30℃环境下仍能放出85%额定容量,成功应用于东北地区冬季通信保障。

六、选型与维护建议
根据通信电源系统的实际需求,建议从三个维度进行蓄电池配置:
1. 容量计算:按照ITU-T K.41标准,后备时间=电池容量×放电效率×(终止电压/系统电压)/负载电流。建议预留20%设计余量。
2. 安装规范:电池架应预留不小于150mm的散热空间,连接扭矩需严格按说明书要求(如M8螺栓需15N·m)。
3. 维护要点:每月测量单体电压偏差(应<±0.05V),每季度进行容量测试(放出30%容量检测压降),每年进行深度放电活化。

实践表明,采用华申蓄电池的通信电源系统,配合科学的维护管理,可使整体MTBF(平均无故障时间)提升至10万小时以上。在某运营商全省网络评估中,华申电池组的年更换率仅为1.2%,显著低于行业3.5%的平均水平。

综上所述,华申蓄电池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场景化设计,在通信电源系统中发挥着电力保障、系统稳定和能效优化的多重作用。随着5G网络向SA独立组网演进和边缘计算节点的大规模部署,其对高密度、智能化蓄电池的需求将持续增长,这将进一步推动蓄电池技术向更高能量密度、更智能管理方向发展。


相关内容推荐